食粥心安
《湘山野录》〔宋代〕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为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数十茎馈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为岂能复馈此粥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范仲淹家中贫穷,他在南都书院读书时,每天煮一锅粥,经过一个晚上的凝固,用刀划成四块,早上晚上拿其中的两块,把腌菜切成几段吃。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父亲范仲淹的事,把一些美味菜肴送给范仲淹。范仲淹把送来的食物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说:“我父亲听说你的生活清淡贫苦,赠送食物给你,你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说:“我不是不感谢你们的好意,因为我吃粥吃久了,心里安定,我突然享用如此丰盛的菜肴,以后我怎么才能再吃下这些粥呢?”
注释
南都书舍:南都书院。
釜(fǔ):锅。
画:划。
齑(jī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葛长庚〔宋代〕
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相留相送,时见双燕语风樯。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漏声残,灯焰短,马蹄香。浮云飞絮,一身将影向潇湘。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西江月·梅花
苏轼〔宋代〕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么 同:幺)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翻嫌 一作:常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