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同尤文度曹冀成院中夜饮联句

朝代: 作者:杨士奇
良朋枉惠顾,清霄集词馆。久别念契阔,嘉晤谐燕衎。
维时属秋霁,展席面河汉。辉辉月转阶,稍稍风侵幔。
菲薄陈豆登,绸缪缀篇翰。才思茧丝抽,词彩珠玑粲。
语深香屡续,兴洽爵无算。抚今诚可怡,感昔亦奚叹。
露白气逾肃,参高夜将半。且共尽兹夕,坐待鸡鸣旦。
liáng péng wǎng huì
qīng xiāo guǎn
jiǔ bié niàn kuò
jiā xié yàn kàn
wéi shí shǔ qiū
zhǎn miàn hàn
huī huī yuè zhuǎn jiē
shāo shāo fēng qīn màn
fěi chén dòu dēng
chóu móu zhuì piān hàn
cái jiǎn chōu
cǎi zhū càn
shēn xiāng
xìng qià jué suàn
jīn chéng
gǎn tàn
lòu bái
cān gāo jiāng bàn
qiě gòng jìn
zuò dài míng dà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朝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详情
相关作品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
岸边的蓼草淡红水中的荇草青青,慈姑开着白花小小如萍。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她梳着双鬟穿着短袖羞于见人,背着身子立在船头自顾采菱。

岸蓼(liǎo)疏红水荇(xìng)青,茨(cí)菰(gū)花白小如萍。
淮安:县名,在今江苏省,东濒运河。蓼、荇:皆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茨菰:即慈姑,秋季开小白花。

双鬟(huán)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líng)。
双鬟:梳着两个环形发髻的少女。 采菱:采菱角。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硬壳,有角,称“菱”或“菱角”,可食。

杨士奇的这首诗,是一幅湖上风俗画。

诗歌的前两句选择水乡特有的蓼荇这些植物,白描而绘其色“疏红” “青” “花白”、状其形“小如萍”,寥寥几笔,生动、形象,而又简炼,朴素、自然。水乡的景色美不胜数,但作者却只抓住几种色彩对比鲜明的水乡植物点染水乡的气氛,虽然没有精工描绘景物和浑然的风土人情,但以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铺展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宁静悠远的淮安水乡的景色。景幽心亦静,转而由景过渡到了对人物的素描上。

底下两句由景及人,自静而动,为水乡图增添了生气。水上驶来采菱船,船上的采菱女头上梳着两个环形的发髻,身穿短袖的衣衫,背对着诗人在船头采菱。这是诗人见到的实情,但一经摄入了艺术的镜头,便具有了诗情画意。诗人看到船上女子倩倩的背影,突发联想,说姑娘害羞,不好意思让人见到自己的脸,故背转身子,借以掩饰羞涩之态。“惭”字、“自”字,皆从“背”字生发,既刻画出水乡女子惹人羡爱的神态,又很富有情味,把观景的诗人与采菱女这两个不相干之人写成一个欲见而招呼,一个因羞而自避,从而使人物立于纸上。一个“背”字节省了多少笔墨,却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再多的正面描写也无法达到这一效果。诗人选取这一角度来写,实具匠心。

全诗表现水乡的宁静和平,风格也一如水乡之水,闲雅清淡,物我交融,又因选择得当,写来颇见情韵。

àn liǎo shū hóng shuǐ xìng qīng
huā bái xiǎo píng
shuāng huán duǎn xiù cán rén jiàn
bèi chuán tóu cǎi líng
更多关于杨士奇的古诗>>
良朋枉惠顾,清霄集词馆。久别念契阔,嘉晤谐燕衎。 维时属秋霁,展席面河汉。辉辉月转阶,稍稍风侵幔。 菲薄陈豆登,绸缪缀篇翰。才思茧丝抽,词彩珠玑粲。 语深香屡续,兴洽爵无算。抚今诚可怡,感昔亦奚叹。 露白气逾肃,参高夜将半。且共尽兹夕,坐待鸡鸣旦。
热门搜索: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性感校花全部明星大全性感英文性感舞蹈视频大全迅雷手机下载免费安装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