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诗文 作者 名句 典籍 成语

刘开介绍

刘开

刘开(1784—1824)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朝桐城人,散文家。 刘开出生数月丧父,母吴氏日耕夜织,尽心抚育。少时牧牛常依塾窗外,傍听塾师讲课,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塾师颇为爱怜,留馆就读。刘开如饥似渴,遍读诗文。十四岁,以文章拜会姚鼐,姚鼐看后高兴地说:“此子他日当以古文名家,望溪、海峰之坠绪赖以复振,吾乡幸也。”遂收为弟子,授以诗文之法。刘开融会贯通,尽得师传,与同乡方东树、上元管同、歙县梅曾亮并称“姚门四大弟子”。道光元年(1821),受聘赴亳州修志,患暴疾而逝。

刘开(1784—1824)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朝桐城人,散文家。 刘开出生数月丧父,母吴氏日耕夜织,尽心抚育。少时牧牛常依塾窗外,傍听塾师讲课,天长日久,习以为常,塾师颇为爱怜,留馆就读。刘开如饥似渴,遍读诗文。十四岁,以文章拜会姚鼐,姚鼐看后高兴地说:“此子他日当以古文名家,望溪、海峰之坠绪赖以复振,吾乡幸也。”遂收为弟子,授以诗文之法。刘开融会贯通,尽得师传,与同乡方东树、上元管同、歙县梅曾亮并称“姚门四大弟子”。道光元年(1821),受聘赴亳州修志,患暴疾而逝。

相关资料
刘开生平以教书为业。授课之余,潜心散文创作与文论研究,主张“以汉人之气体,运八家之成法,本之以六经,参之以周末诸子”,“然后变而出之,用之于一家之言”。(《与阮云台宫保论文书》)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作品
刘开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君子学习必定喜爱问。“问”与“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会发现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但或许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尚书》不是说吗?“喜爱问(的人,学问知识)就丰富。”孟子论述:“找回自己的放纵散漫的心”(的时候),并提“学问之道”,“学”之后(就)紧跟着“问”。子思谈“重视品德修养”(时),归结到要(好)问(勤)学,(在他的提法中)“问”并且在“学”的前面。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因此,狂妄的普通人的话,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有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不是偶然的谦虚,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三代以后,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只是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硬要以为(自己)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就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不这样(的话),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问题,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或者)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有密切关系的事情,可以收到得到教益的效果的,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是(正)由于这(原因)吗?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代儒家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儒家喜爱的(东西),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地位高的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先把“问”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可悲啊!

君子:古时对有德有才人的称呼。

好:喜好。

辅:辅助。

致:求得。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广识:增广知识。广,使……广,增广,增加。

达于事:(使道理)用于实行。达,通晓、通达。

舍问:放弃提问。舍,放弃。

其:之,代词,指代文中的“理”与“识”。

奚:何、怎么。

决:判断、解决。

焉:代词,指代上述的“理”与“问”。

就:靠近。正:匡正。

以资切磋:借以共同研究。资,凭借。

交相问难:互相诘问;难,驳诘。

审:详细。

是己而非人:以己为是,以人为非。是,以……为是、认为……对;非,以……为非。

未安:不稳妥的地方。

臆:主观的。度:猜测、估计。

狎:亲近而不庄重。

唯:只。

好:喜欢、喜爱。

贤:道德才能高。

好:喜欢、喜爱。

必:必须。

不肖:不成器的人。

问:关于勤问的论说。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本文学论在命题,立意,论证方法或语言风格上,都可以看出有模仿韩愈《师说》的痕迹。可比较二者的异同。

两文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要向各种人学习。但论述角度略有不同。《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劝人虚心“从师而问”要“学于师”;《问说》则着重从“问”的角度,强调“问”的重要性,主张“学必好问”。

《师说》第一部分提出论点后,第二部分(核心部分)就反复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对比鲜明地论证论点。《问说》的论证方法也是这样。不同的是,《师说》对比的对象繁多,而《问说》对比和对象单一,都是“古之人”与“今人”,对比的内容却涉及“问”的各个方面。

在语言风格上,两篇文章都很古朴。在句式运用上,两篇文章都注意整齐的排偶句与灵活的散文交错运用,奇偶互现,错落有致,以取得波澜起伏,气势雄壮的效果。在散句中穿插相当多的排偶句,是《师说》和《问说》的共同语言特点。《问说》中有些句子,与《师说》的某些句子,连结构和意思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内容主旨

本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引论。

作者先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接着辩证地分析“问”与“学”相辅而行的关系,再转而强调指出:好学一定要勤问。

第二部分:本论。第二到第六段从正反两方面详细阐明为什么要勤问。

第二段先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问不择人,问必有得。作者分两方面论述:①说明三种问的人(贤于已者,不如已者,等于已者)都有收获;②引儒家经典和大师的话,先是暗引,后是明引,证明“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条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深刻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第三到第六段论述怎样才算好问和问应持什么态度。

第三段举古人好问为典范,并对比古今之人的不同表现,分两个层次:①古人好问,不择事,不择人,能取善之弘;②今人有学而学问,为下文针砭时弊作了铺垫。

第四、五段转入分析今人的错误表现:

第四段、针对今人“是己非人”的弊端,作者从事(问的内容)和人(问的对象)两方面进行批评。在写作方法上将今人和古人的言行构成鲜明的对比:古人“不择事而问”而今人“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事未安,妄以臆度”;“古人不择人而问”而今人对“贤于已者;忌之而不愿问”,对“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对“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这个层次对今人的批判与前面第二段关于问各种人都能有收获的论述,以及第三段“古之人,不择事而问,不择人而问”遥相呼应。这段最后提出“有学学问”的危害性。

第五段、批判今人“非所问所学”的不良风气。作者先指出今人问的三种不良动机:“快言论”、“试其能”“容其短”。最后以感叹句作结,再以“不能几于古”来古今对比,批评今人。

第六段、推究今人不好问的根本原因。

第三部分(第七段)作者申说自己的主张。

jūn zhī xué hǎo wèn
wèn xué
xiàng ér háng zhě
fēi xué zhì
fēi wèn guǎng 广 shí
hǎo xué ér qín wèn
fēi zhēn néng hǎo xué zhě
míng
ér huò shì
shí
ér huò zhī
shě wèn
jué yān
xián zhě
wèn yān
suǒ wèi & & l l d d q q u u o o ; ; jiù yǒu dào ér zhèng & & r r d d q q u u o o ; ;
zhě
wèn yān qiú
suǒ wèi & & l l d d q q u u o o ; ; néng wèn néng
duō wèn guǎ & & r r d d q q u u o o ; ;
děng zhě
wèn yān qiē cuō
suǒ wèi jiāo xiàng wèn nán
shěn wèn ér míng biàn zhī
shū yún
& & l l d d q q u u o o ; ; hǎo wèn
& & r r d d q q u u o o ; ; mèng lùn & & l l d d q q u u o o ; ; qiú fàng xīn & & r r d d q q u u o o ; ;
ér bìng chēng yuē & & l l d d q q u u o o ; ; xué wèn zhī dào & & r r d d q q u u o o ; ;
xué wèn
yán & & l l d d q q u u o o ; ; zūn xìng & & r r d d q q u u o o ; ;
ér guī & & l l d d q q u u o o ; ; dào wèn xué & & r r d d q q u u o o ; ;
wèn qiě xiān xué
zhī rén zhōng shàn
shì ér wèn yān
rén ér wèn yān
yǒu shēn ér
shì kuáng zhī yán
shèng rén zhī
chú ráo zhī wēi
xiān mín xún zhī
shùn tiān ér xún
zhī ér chá ěr yán
fēi gǒu wéi qiān
chéng shàn zhī hóng
sān dài ér xià
yǒu xué ér wèn
péng yǒu zhī jiāo
zhì quàn shàn guī guò
xiàng fǎng 访
yān wéi jìn xiū shì
wèi zhī duō jiàn
kuàng liú
shì ér fēi rén
zhī tóng bìng
xué yǒu wèi
qiáng wéi zhī
yǒu wèi ān
wàng
shì
zhōng shēn wèn zhī shì
xián zhě
zhī ér yuàn wèn yān
zhě
qīng zhī ér xiè wèn yān
děng zhě
xiá zhī ér gān wèn yān
shì
tiān xià wèn zhī rén
rén
shì
wéi shī xīn yòng ěr
yòng
xiǎo zhě
zhī lòu ér jǐn shī
níng shǐ 使 xué zhōng jìn
xià rén
wéi hài xīn shù zhě
ér dǎo zhī zhě cháng shí zhī jiǔ
rán
suǒ wèn fēi suǒ xué yān xún tiān xià zhī wén shì kuài yán lùn
shèn qiě xīn zhī suǒ míng zhě
wèn zhī rén shì néng
shì zhī zhì nán jiě zhě
wèn zhī rén qióng duǎn
ér fēi shì zhě
suī yǒu qiē shēn xīn xìng mìng zhī shì
shōu shàn zhī
qiú yān ér
jiē
xué zhī suǒ néng zhě
fēi zhī yóu
qiě hǎo wèn zhě
yóu xīn néng
xīn zhī
yóu hǎo xué zhī chéng
fēi qián xīn zhuān zhī
xué fēi rén zhī xué
hǎo fēi rén zhī hǎo
néng wèn
zhì zhě qiān
yǒu shī
shèng rén suǒ zhī
wèi wéi rén zhī suǒ zhī
rén zhī suǒ néng
wèi fēi shèng rén zhī suǒ néng
zhuān zài
ér xué zhǐ jìng
rán wèn shǎo
zhōu
wài cháo xún wàn mín
guó zhī zhèng shì shàng wèn shù rén
shì guì wèn jiàn
xián
刘开 刘开

天上余孤月,人间独此楼。惟公堪一醉,与我共千秋。


碧树迷仙迹,青山忆旧游。登临无限意,云水自悠悠。

tiān shàng yuè
rén jiān lóu
wéi gōng kān zuì
gòng qiān qiū
shù xiān
qīng shān jiù yóu
dēng lín xiàn
yún shuǐ yōu yōu
刘开 刘开

回首征车出故林,浮云满地起层阴。临行已觉无他语,别去偏多不尽心。


人事半从春后改,江波流过汉阳深。东归久报芳洲隔,更听孤鸿月下音。

huí shǒu zhēng chē chū lín
yún mǎn céng yīn
lín háng jiào
bié piān duō jìn xīn
rén shì bàn cóng chūn hòu gǎi
jiāng liú guò hàn yáng shēn
dōng guī jiǔ bào fāng zhōu
gèng tīng hóng 鸿 yuè xià yīn
刘开 刘开

午窗睡起间花落,酒香不解秋怀渴。茶铛风细炉烟清,半瓯绿浅浓如酪。


东坡酷爱密云龙,君之嗜好毋乃同。《茶经》熟读意未足,制器精巧非人工。


饮虽小道总师古,我宗杜康君陆羽。座上休夸醒酒功,酌久才知味甘苦。


品茶品水须两全,水清宜用活火煎。问君日试西湖水,何似金山第一泉。

chuāng shuì jiān huā luò
jiǔ xiāng jiě qiū huái 怀
chá chēng fēng yān qīng
bàn ōu 绿 qiǎn nóng lào
dōng ài yún lóng
jūn zhī shì hǎo nǎi tóng
chá jīng shú wèi
zhì jīng qiǎo fēi rén gōng
yǐn suī xiǎo dào zǒng shī
zōng kāng jūn
zuò shàng xiū kuā xǐng jiǔ gōng
zhuó jiǔ cái zhī wèi gān
pǐn chá pǐn shuǐ liǎng quán
shuǐ qīng yòng huó huǒ jiān
wèn jūn shì 西 shuǐ
jīn shān quán
刘开 刘开

怪雨盲风苦梦思,故人作吏久天涯。全家渡海非吾意,万里腾声动主知。


烟树瘴消春晓日,鱼龙气静夜谈时。可能豪荡还如昔,银烛高筵坐咏诗。

guài máng fēng mèng
rén zuò jiǔ tiān
quán jiā hǎi fēi
wàn téng shēng dòng zhǔ zhī
yān shù zhàng xiāo chūn xiǎo
lóng jìng tán shí
néng háo dàng hái
yín zhú gāo yàn zuò yǒng shī
刘开 刘开

相知乐今夕,华月共芳筵。宁知君见爱,乃在三载前。


鸾鹤本同心,不计时后先。感君期我厚,起坐为流连。


旨酒有余欢,何必罗清鲜。天寒气萧瑟,倏忽驹影迁。


流云未得归,竟与回风旋。此行君莫惜,江水深无极。

xiàng zhī jīn
huá yuè gòng fāng yàn
níng zhī jūn jiàn ài
nǎi zài sān zǎi qián
luán běn tóng xīn
shí hòu xiān
gǎn jūn hòu
zuò wéi liú lián
zhǐ jiǔ yǒu huān
luó qīng xiān
tiān hán xiāo
shū yǐng qiān
liú yún wèi guī
jìng huí fēng xuán
háng jūn
jiāng shuǐ shēn
刘开 刘开

东方冥冥烟初生,晨光半敛含空明。流莺百舌不住语,似欲带晓呼春晴。


幽人独向空山宿,风起微寒入岩壁。一枕西窗梦未残,门外落红深几尺。

dōng fāng míng míng yān chū shēng
chén guāng bàn liǎn hán kōng míng
liú yīng bǎi shé zhù
dài xiǎo chūn qíng
yōu rén xiàng kōng shān xiǔ 宿
fēng wēi hán yán
zhěn 西 chuāng mèng wèi cán
mén wài luò hóng shēn chǐ
刘开 刘开

江东年少愁风雨,独立空亭望空渚。行行江上止复去,烟水接天天不语。


自云作客沦风尘,可怜未识江南春。前逐飞鸢后乌鹊,山木争号疑怒人。


天涯池馆多旧识,哀管繁弦泪如积。日暮高吟动鬼神,曲终月落无人惜。


当时一顾劳孙阳,挺立奇骨腾龙骧。精灵已与物摩荡,意气不为人飞扬。


十一年来霄路阻,慈孤爱割去乡土。骨肉支离惊梦魂,云物高寒森极浦。


临歧未敢久延伫,似有旁人穷尔汝。愁深难作欢笑言,长恐相逢问寒暑。


闻君此语重太息,江水悠悠竟何极。思归未归君莫悲,我已早岁离庭帏。

jiāng dōng nián shǎo chóu fēng
kōng tíng wàng kōng zhǔ
háng háng jiāng shàng zhǐ
yān shuǐ jiē tiān tiān
yún zuò lún fēng chén
lián wèi shí jiāng nán chūn
qián zhú fēi yuān hòu què
shān zhēng hào rén
tiān chí guǎn duō jiù shí
āi guǎn fán xián lèi
gāo yín dòng guǐ shén
zhōng yuè luò rén
dāng shí láo sūn yáng
tǐng téng lóng xiāng
jīng líng dàng
wéi rén fēi yáng
shí nián lái xiāo
ài xiāng
ròu zhī jīng mèng hún
yún gāo hán sēn
lín wèi gǎn jiǔ yán zhù
yǒu páng rén qióng ěr
chóu shēn nán zuò huān xiào yán
zhǎng kǒng xiàng féng wèn hán shǔ
wén jūn zhòng tài
jiāng shuǐ yōu yōu jìng
guī wèi guī jūn bēi
zǎo suì tíng wéi
刘开 刘开

高树夜凉起,小楼秋思长。含情问鹦鹉,伏枕梦鸳鸯。


露滴自成响,衾寒犹有芳。妾身似秋草,摇落不胜霜。

gāo shù liáng
xiǎo lóu qiū zhǎng
hán qíng wèn yīng
zhěn mèng yuān yāng
chéng xiǎng
qīn hán yóu yǒu fāng
qiè shēn qiū cǎo
yáo luò shèng shuāng
刘开 刘开

日饮长江水,谁知江上心。烟波渺无极,只为别离深。

yǐn zhǎng jiāng shuǐ
shuí zhī jiāng shàng xīn
yān miǎo
zhī wéi bié shēn
更多关于刘开的古诗>>
古诗文网© | 友情链接:
热门搜索:明星照性感肥臀性感泳装美女性感照片性感丝网袜美女视频迅雷app下载安装刘晓庆性感图片欧美性感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